学术论文

人工光合作用中的2D材料 | NSR观点

浏览量:时间:2021年07月22日 10:02

2004年,单层二维(2D)石墨烯纳米片横空出世,此后,2D材料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——比如,人工光合作用体系。在这类人工体系中,人类效仿自然,利用2D材料独特的物化性质,吸收太阳能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,合成燃料分子。

 

近期,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等在《国家科学评论》(National Science Review, NSR)发表Perspective文章,分析了基于2D材料构建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在太阳能燃料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、面临的科学问题及挑战。

在人工光合作用体系中,2D材料作为光吸收体,可以捕获太阳光,同时产生高能态的电子-空穴对。由于2D材料的厚度仅为纳米级,光生电子和空穴能够迅速分别迁移到还原性和氧化性的助催化剂处,分别促进还原反应(HERCO2还原及N2还原等)和水氧化反应的发生,完成人工光合作用。此外,2D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,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和更高的光催化活性;其平面结构也使其易被修饰。

 

2D材料与助催化结合构建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

 

在这篇文章中,作者围绕基于2D材料构建的人工光合成体系,阐述了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的方法:

1)从2D材料本身的角度,设计不同结构的2D材料,降低2D材料的厚度,引入空穴和杂原子以及构建2D/2D异质结;

2)从助催化剂的角度,将非均相催化剂或分子催化剂与2D材料结合,构建助催化剂-2D材料复合催化剂,加快表面反应动力学,有效促进催化反应。

此外,作者也提出了基于2D材料构建的人工光合成体系目前面临的科学问题和挑战:

首先,以2D材料构建的人工光合成体系在光催化分解水、CO2还原以及N2还原方面仍然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。除了光转换效率较低以外,如何大规模生产可精准调控层数及原子结构的2D材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
其次,对于光催化CO2还原,产物主要限于C1化学品,而非能量密度和附加值更高的C2+化学品。

另外,N≡N三键键能高,N2分子在催化位点上的吸附和活化性能较弱,极大影响了N2还原的光催化活性。

最后,作者认为合理优化反应体系、2D材料及助催化剂是实现基于2D材料的人工光合成体系在太阳能转化工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。 

 

全文信息

 

2D materials for solar fuels via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

Jian Du, Hao Yang and Licheng Sun

Natl. Sci. Rev. 2021, DOI: 10.1093/nsr/nwab116.

全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93/nsr/nwab116

 
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"中国科学杂志社"

来源:scichina1950 中国科学杂志社
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38gTdZUuV9Pt_XBjIYu0A